人類與機器人的區別之一即是前者能隨機應變,如果扭傷腳,就會踮著腳或找根拐杖繼續走路。如今,美國科學家開發出的新型機器人也有了這種能力,它能檢查到自己的身體某部位出現的損傷,采取補救措施,然后繼續運作。 據報道,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小組在11月17日的《科學》雜志上發表文章稱,這款4條腿的智能機器人全身各個連接處都裝有傾斜度傳感器和角度傳感器,通過傳感器記錄的數據創建關于自身結構和運動的計算機模型。一旦機器人受損導致數據改變,運動模型也會改變,這樣就能保證機器人不會停止工作。 目前大多數機器人都是靠預先編程的計算機模型運作的,新款機器人則能通過分析自己零部件的情況發出相應的行動指令,大大增強了靈活性。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將機器人的一條腿縮短,瘸腿的機器人立即作出反應,調整了自己的步態。 研究組負責人喬希·邦加德表示:“我們從未對它正式命名,但經常稱它為‘海星’機器人。” 科學家下一步的研究目標是開發能認知環境的機器人,當它前進時遇到阻礙,能停下來“琢磨”出一個克服障礙的辦法。
廣告服務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分類索引 | 服務條款 | VIP會員服務 |《電氣自動化企業大全》|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