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節能環保已經引起整個汽車行業以及整車企業的足夠重視,可是汽車零部件行業對節能環保的認識似乎不足。除了節能環保意識有待提高之外,零部件企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1、提高技術實力研發節能環保產品
研發能力和水平直接關系到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我國的零部件企業大多數研發能力較弱。
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委員陳光祖說,目前很少有國產零部件企業能做到與整車同步研發,之前存在的研發能力不強、技術含量低等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高端電子控制、燃油噴射系統、轉向系統、傳感器、制動系統等產品的市場,無一不被國外企業所壟斷。在低端制造方面,越來越多的外資品牌落地中國,同樣造成了巨大競爭壓力。
這種研發能力較低的情況同樣反映在節能環保產品研發方面。比如易損件剎車片,我國環保型高性能剎車片基本依賴進口。隨著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汽車保有量的增加,解決汽車剎車片的環保問題,占領這一市場,提升國內摩擦材料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顯得更為緊迫。
2、關注零部件在制造產業
再制造產品質量達到新品質量要求,不同于一般的維修,和新品制造相比,成本應該只是新品的50%,節能60%,節材70%,說對環保的節能減排作用非常明顯。
大眾公司是1947年再制造了748萬臺發動機,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57萬噸,節省用剛33萬噸,節省二氧化硫排放569萬噸,能源是省了9億5900萬千瓦時,鋁省了46876噸,上海大眾貝瑞德動力總成有限公司制造了13000余臺發動機,他們的實踐證明有很大的作用,在制造發動機的價格是新機的55%,用戶可以節省7000元左右。
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在國外已有50多年的發展歷史,但在我國還是一個新興產業。
全球最大的再制造商卡特彼勒公司預測,中國每年的汽車再制造規模可達100億美元。目前國內正規的汽車再制造企業屈指可數,汽車零部件再制造企業總數不超過10家。潛力巨大的再制造產業給零部件企業提供了機會。
從國家的角度來看,現在政府開始重視再制造。國務院頒發了21號、22號兩個文件,提出國家大力支持廢舊機電產品再制造。曾培炎副總理也有批示,同意汽車零部件作為試點工程開展。我國汽車保有量達到3586萬輛,每年報廢量約200多萬輛,為再制造提供了充足的來源。
據悉,一汽東風、玉柴、濰柴等等一些公司都在準備開展這方面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