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用戶名: 密碼 : 驗證碼: 點擊可刷新 免費注冊 | 申請VIP會員 | 固定排名 | 廣告服務
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首頁
PLC | 電機 | 變頻器 | 人機界面 | 運動伺服 | 控制傳動 | 自動化軟件
DCS | 傳感器 | 通信網絡 | 現場總線 | 數據采集 | 電氣開關 | 數傳測控
電源 | 嵌入式 | 儀器儀表 | 低壓電器 | 機器視覺 | 工業安全 | 工控機
模具 | 電線電纜 | 電子元件 | 成套設備 | 液壓氣動 | 制 冷
機床 | 電力能源 | 機械設備 | 石油化工 | 礦業冶金 | 水工業
物流 | 軌道交通 | 汽車電子 | 工程機械 | 輸 配 電 | 電 梯
產品 企業 供求 文庫
下載 視頻 招聘 期刊 會展 培訓 庫存 論壇 訪談 維修  
熱詞:嵌入式 傳感器 電源 主板 工控機 PLC 人機界面 變頻器
新聞首頁 行業動態 政策法規 企業新聞 展會報道 企業紀實 風云人物      
您現在的位置: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首頁 >> 新聞首頁 >> 詳細信息

中小板綜指三日跌去15% 
(發布日期:2008-4-3 9:40:15) 來源:中國證券報
 
  延續本周以來持續的跌勢,中小板綜合指數昨日再次大幅下挫,收報4126.29點,下跌209.73點,跌幅達到4.84%,最低見4089.85點,創出本輪調整新低。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中小板走勢明顯弱于主板,在大市值藍籌股逐漸企穩的情況下,中小市值股票補跌動能進一步釋放,中小板更成了下跌的“重災區”,最近三日中小板綜指最多下跌755.7點,跌幅超過15%。
  11家飄紅 66家跌幅超8%
  昨日中小板指數繼續下探,盤中雖兩度翻紅,但弱勢依舊,中小板指收于4405.90點,下跌4.43%。
  相對于中小板指數的弱勢暴跌,滬綜指、深成指表現也差強人意,在金融、保險股等強勢反彈的帶動下,兩指數漲幅一度分別超過4%和3%,但收盤時,滬綜指僅上漲0.56%,深成指則下跌0.93%。
  個股方面,昨日交易的211只中小板個股只有11只上漲,漲幅最大的是思源電氣,漲幅為3.63%。不過,思源電氣股價是在收盤前被一筆1000手的大單直接從43.4元拉高至46元,由下跌2.33%至上漲3.63%。其他上漲個股,寧波銀行、廣百股份、新和成盤中漲幅一度超過7%,但都在尾盤出現跳水,收盤漲幅都沒有超過3%。199只報跌個股中,海特高新等17只報收跌停,跌幅超過8%的達到66只。
  大盤未穩 震蕩探底格局依舊
  事實上,本周以來三個交易日中小板累積跌幅甚巨,中小板綜指最大跌幅超過15%,其中,最為慘烈的下跌出現在周二,九成個股跌幅超過5%,88只個股跌停, 整個板塊只有一只股票上漲,而且漲幅僅為0.3%。
  面對持續的跌勢,分析人士認為,在投資者信心尚未恢復、大盤尚未企穩的背景下, A股市場已進入到一個新的調整階段,市場從原先的權重股下跌漸漸轉變為中小市值品種加速下跌階段,也即市場已進入到中小市值個股的補跌階段。
  上述人士還稱,最近中國平安、中國人壽等A+H股的價差進一步縮小,H股的企穩上漲勢必帶動A股的上漲,同時,該類權重股受產業支持,短線下跌空間也相對有限;而中小市值品種,因為估值較高,還有進一步的下跌空間。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企業新聞 更多
· 皮爾磁:PSENmgate安全門...
· 皮爾磁:工業機器人安全的核心標準...
· 皮爾磁:強強聯合,共話氫能安全...
· 皮爾磁:安全門系統進入“小而美”...
· 皮爾磁:為“功勛”壓機注入現代安...
· 皮爾磁攜手德爾格共話氫能生產與功...
· 皮爾磁:以市場為導向,定義安全自...
· 皮爾磁:讓工業燃燒器更加安全智能...
  產品新聞 更多
· 皮爾磁即將亮相SPS2025:助...
· 皮爾磁:IO-Link Safe...
· 皮爾磁:急停按鈕PITestop...
· 皮爾磁:安全速度監控的全能戰士...
· 皮爾磁:一把“小門鎖”,輕松拿捏...
· 皮爾磁:安全與可持續性相輔相成...
· 皮爾磁:IO-Link Safe...
· 皮爾磁:模塊化安全繼電器功能升級...

廣告服務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分類索引 | 服務條款 | VIP會員服務 |《電氣自動化企業大全》| 版權聲明

客服專線:0898-68552405     媒體合作QQ:910167442
中國電子商務服務聯盟成員單位 瓊ICP備
中國電氣自動化網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By Electric Autom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