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行業:業績增長放緩 關注進口替代類設備企業
|
(發布日期:2008-5-16 9:24:44) 來源:東方財富網 |
![]() |
|
主要電子元器件產品價格走勢:一季度的閃存市場延續了2007年第四季度的下降趨勢,但下降幅度收窄,DRAM價格大幅下降,但3月份止住跌勢;被動元件高端產品價格趨跌,大尺寸價格走強;連接器價格看漲,磁性元件價格平穩;分立器件中整理器價格穩定,雙極功率晶體管的價格繼續下跌,功率MOSFET平均銷售價格微幅下降;高亮度藍光LED的價格繼續下跌。
半導體增速創新低,液晶面板出貨強勁:08年一季度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額為630.8億,同比僅增長了1.78%,創下近4年來的最低水平。導致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額增速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兩個,一是受美國經濟拖累,美國半導體銷售出現下滑,同比下降了2.83%,二是內存芯片由于價格快速下降而導致銷售收入減少。今年一季度,液晶面板銷售額達到227億美元,同比增長64.5%,盡管1季度為傳統淡季,但除液晶電視面板外,筆記本液晶面板和顯示器面板收入環比仍然實現了增長。
國內市場增長平穩:今年一季度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608.1億元,同比增長18.6%,比1-2月提高2.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高3個百分點;增加值同比增長22.2%,比1-2月提高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高5.7個百分點。從增速看,電子元件、電子器件行業收入增速均超過30%,超過全行業平均增速12個百分點,在各細分行業中增速占據前兩位;從比重看,電子元器件行業共實現收入3471.1億元,占全行業比重32.7%,比同期的29.5%提高3.2個百分點。
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增速放緩:主要原因包括三點:一是股票市場大幅回落導致上市公司投資收益大幅減少;二是人民幣加速升值和美國經濟增速放緩導致的外部需求減弱對電子企業出口的負面影響進一步加劇;三原材料價格持續走高以及勞動力成本的上升進一步擠壓電子公司的盈利,為抵消通貨膨脹,許多企業在年初對員工進行了加薪。
多數企業毛利率出現下滑:企業分化嚴重從年報和1季報的情況來看,盡管電子行業仍然實現了增長,但企業分化比較大,增速下滑的公司多于提高的公司。由于電子企業多數出口業務比重比較大,在人民幣升值和原材料價格走高的情況下,導致多數企業毛利率水平出現下降,毛利水平大幅提升的公司以液晶面板生產企業和設備生產企業為主,連接器企業毛利穩中有升,被動元件、PCB、半導體分立器件和磁性材料企業毛利率呈下降趨勢。
投資機會在設備類電子企業:在國內出口型制造企業受外需減弱、成本上升影響增長乏力背景下,中國制造業的升級將是長期必然趨勢,而制造業產品的升級離不開設備的升級,高端緊密儀器設備行業將長期向好,我們仍然看好以內需為主具備進口替代概念的軟硬結合的設備類公司。而對電子元器件企業而言,由于殺手級終端產品短期難以出現,現有主流電子終端產品多數已經進入成熟期,增長平穩,國際產業鏈分工格局短期難以改變,國內電子元器件企業難以獲得高增長機會。因此我們重點推薦青島軟控、大族激光、廣電運通、大立科技、長電科技。
1.一季度全球主要元器件市場概況
1.1.主要元器件產品價格穩定
ISUPPLY最新發布了對一季度全球電子元器件價格的監測報告,從報告中可以看到全球主要電子元器件產品一季度價格相對穩定。價格保持穩定的原因是廠商在面對不斷上漲的能源及原材料價格及多數電子元器件產品的需求減緩情況下,主動減少產能,并對元器件的庫存采取了非常保守的態度。這導致一旦某種產品的需求出現小幅增長,就會一定成都造成該類產品的供貨短缺,從而使價格保持相對穩定。
內存市場
在內存市場上,一季度的閃存市場延續了2007年第四季度的下降趨勢,但沒有2007年第一季度那樣糟糕,NOR閃存的總體價格會保持穩定或者略有下降,而供貨期也會在業內的正常泛圍之內。NAND閃存的價格持續走低。但iSuppli公司認為,在今年第二季度初期,NAND閃存的價格將會有微幅的增長,這是由于OEM廠商將有可能利用較低的價格進行初步的戰略性采購。但是這一趨勢不會持續,因為在這個季度,NAND閃存市場的供應仍然大量過剩。在第二季度,NAND閃存的價格下降程度將會比第一季度有所減弱。DRAM市場己經降至最低點,3月份DRAM市場的價格并沒有變化。另外,3月份是大多數供貨商的財政季度末期,所以,供貨商們不能提高價格。iSuppli公司認為,4月份,雖然有一小部分供貨商將會試圖提高DRAM價格,但是DRAM價格并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上升。
被動元件
在被動元件方面,陶瓷電容一些大公司擴大了其高端產品的產能,其中包括:村田、TDK、太陽誘電和京瓷公司。由于這些產品具有較高的平均銷售價格,因此,其價格的下降空間也將會比較大。小型尺寸的產品,如0402以及0201的產能己經增加,在2008年上半年,其供貨期會小幅下降,價格也會繼續溫和下降。第一季度以來,電阻市場上的需求微幅下降,預計2008年第一季度,電阻市場上的需求將會適中。小型0402和0603產品的產能充足。iSuppli公司預計這些產品價格將會適度下降。大型0805和1206產品產能吃緊,特別是高電流片式電阻的產能吃緊。iSuppli公司目前預測,短期內這些產品的供應將有所增加,但長期來說,供貨商們并不關注這一領域。部分大尺寸產品的價格將會適度上漲,如果供貨商之間的合并持續進行,這一上漲的趨勢還會加速。
連接器
由于連接器市場的需求回暖,現貨市場上的連接器價格上漲。其原因之一是連接器的原材料的價格上漲,例如,金價、銅價以及塑料的價格持續上漲。供貨商們提高了對二類客戶的連接器價格,連接器現貨市場將會率先受到影響。在最近4-5星期里,連接器市場的供貨期較為平穩。
磁性元件
磁性元件的需求持續上漲,這主要是由于電子消費產品市場以及手機市場的推動。磁性元件的供貨期也在延長,由于磁性元件的供貨商們不會很快地增加產量,因此,在2008年大多數的時間里,磁性元件的供貨期將會堅挺。大多數元件的價格會相對平穩。原材料的價格上漲,例如銅的價格上漲,對于供貨商們來說,將會是一個問題,這將會減少價格下降的可能性。
分立器件
在功率管理領域里,3月份,整流器的價格保持穩定,由于淡季的影響,2008年一季度,整流器市場的平均銷售價格有可能小幅下降。而到2008年二季度,整流器市場的平均銷售價格將會保持穩定。總的來說,在2008年,整流器市場的價格將會保持穩定,不會有大起大落。由于MOSFET市場的商品化程度越來越高,更多的雙極功率晶體管將淡出舞臺。3月份,雙極功率晶體管的價格繼續下跌。在2008年,其平均銷售價格將會有更大幅的下降,以應對MOSFET在低端消費市場的競爭。業內在高電流電子產品中傾向于復雜的設計,這種傾向刺激了IGBT的增長,同時也減少了雙極功率晶體管的市場機會。另一方面,低端的產品仍然在刺激需求,從而保持了雙極功率晶體管的市場。特別是亞洲,在傳統市場,以及汽車和照明市場,對于雙極功率晶體管的需求仍然強勁。3月份,功率MOSFET平均銷售價格微幅下降。在第二季度,其價格還有可能下降。總的來說,市場對功率MOSFET的需求仍然旺盛,今年,高壓MOSFET有可能會經歷更多的價格侵蝕,生產商們不斷地加入高壓MOSFET這個市場,使得出貨量上升,同時,市場的平均銷售價格下降。預計,2008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供貨期將保持穩定。展望2008年,iSuppli公司認為,由于需求旺季的到來,加上供應商嚴格控制庫存,2008年第三季度的供貨期將會延長,也可能會出現供貨短缺的情況。
發光二級管(LED)
手機鍵區以及液晶顯示屏上大量采用的高亮度、藍、白LED,使得對LED的需求持續強勁,并且支持著這個市場的強勁勢頭。但這個市場的增長正在放緩,發光二級管的制造商們開始積極尋找新的市場。大屏幕電視和液晶顯示器及監視器的背光燈將是高亮度(HB)以及超高亮度(UHB) LED的新興市場。這一新興市場還在它的幼年期,但當這一新興市場轉向白色LED背光時,以代替CCFL背光,這時候將會出現價格侵蝕,這是由于這一新興市場白光LED的產量將會大大增加,從而會導致激烈的競爭。由于新的生產線不斷在中國臺灣和大陸投產,高亮度藍光LED的價格繼續下跌。由于手機市場的價格競爭激烈,其市場的吸引力變弱,許多大的高亮度藍光LED的供貨商開始尋找新的市場。
1.2.半導體市場首季增速創4年來最低
根據SIA的統計數據,08年一季度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額為630.8億,同比僅增長了1.78%,創下近4年來的最低水平,環比下降7.81%。盡管1季度是半導體市場傳統淡季,環比下降屬于正常情況,但08年1季度降幅也創下了近4年的新低。導致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額增速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兩個,一是受美國經濟拖累,美國半導體銷售出現下滑,同比下降了2.83%,二是內存芯片由于價格快速下降而導致銷售收入減少,DRAM內存芯片的銷售收入同比減少了37.4%,盡管出貨量同比增長了30.6%。
1.3.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貨持續走強
根據DisplaySearch最新發布的全球大尺寸(10英寸以上)液晶面板出貨報告顯示,今年1季度液晶面板銷售額達到227億美元,同比增長64.5%。今年一季度,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達2510萬片,比去年四季度下跌11%,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高達69%;全球大尺寸面板出貨金額為209億美元,環比下跌9%,同比增長61%。盡管1季度為傳統淡季,但除液晶電視面板外,筆記本液晶面板和顯示器面板收入環比仍然實現了增長。筆記本液晶面板出貨量達3300萬片,環比增長2%,同比增長44%;液晶顯示器面板出貨量達到4970萬片,環比小幅上揚1%,同比增長29%。
2.國內產業增速依然平穩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