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指標股大幅跳水的拖累下,周一深滬大盤維持弱勢探底的格局,而兩市成交量顯著萎縮,并創出了調整行情以來的“地量水平”。這一方面顯示當前市場觀望心態極為濃厚,另一方面也表明經過持續調整之后,市場做空動能幾近衰竭。
筆者在近期的文章中反復強調,如果從估值角度來看,目前市場整體估值已經進入合理區間并具備長期投資價值。大盤經過持續調整之后,目前市場整體已經處于筑底階段,因此在策略上,投資者首先就應該主動去克服持續大跌引發的恐懼心理,保持良好的投資心態永遠是投資制勝的一大關鍵。
從周一的熱點表現來看,受到國家產業政策扶持的節能環保與新能源題材逆市走強。新能源產業是我國“十一五”期間重點發展的八大產業之一。一方面,由于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著能源、資源和環境約束,因此,我國已經把節能減排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同時,在國際原油價格持續攀升的背景下,積極調整我國的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新能源已經成為我國的產業政策。
簡單而言,新能源主要包括風能、太陽能、核能、地熱能、生物質能、海洋能、氫能等。其中,按照中國電力科學院的預測,到205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的電力裝機將占全國電力裝機的25%,其中光伏發電裝機將占到5%。而目前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僅為6.5萬千瓦。未來15年,我國太陽能裝機容量的復合增長率將高達25%以上,太陽能發電投資總額為950億元。顯然,在全球原油價格持續攀升的背景下,太陽能光伏產業將成為新能源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
值得關注的是,根據我國制定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目標,到2020年,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可再生能源比例將由目前的7%提升到16%。而根據國際能源機構預測,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將在全球能源消費中的比例達到30%。顯然,在新能源產業政策的推動下,新能源企業將迎來重大的發展機遇,未來的成長潛力不可低估。實際上,有資料顯示,從2006年下半年以來,受到太陽能行業高利潤的驅動,我國就掀起了建設多晶硅的高潮,目前涉及多晶硅生產的上市公司包括、、、、、、、、等均受到了機構資金的青睞。其他的新能源題材包括、天威保變、等同樣也受到了市場的積極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