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用戶名: 密碼 : 驗證碼: 點擊可刷新 免費注冊 | 申請VIP會員 | 固定排名 | 廣告服務
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首頁
PLC | 電機 | 變頻器 | 人機界面 | 運動伺服 | 控制傳動 | 自動化軟件
DCS | 傳感器 | 通信網絡 | 現場總線 | 數據采集 | 電氣開關 | 數傳測控
電源 | 嵌入式 | 儀器儀表 | 低壓電器 | 機器視覺 | 工業安全 | 工控機
模具 | 電線電纜 | 電子元件 | 成套設備 | 液壓氣動 | 制 冷
機床 | 電力能源 | 機械設備 | 石油化工 | 礦業冶金 | 水工業
物流 | 軌道交通 | 汽車電子 | 工程機械 | 輸 配 電 | 電 梯
產品 企業 供求 文庫
下載 視頻 招聘 期刊 會展 培訓 庫存 論壇 訪談 維修  
熱詞:嵌入式 傳感器 電源 主板 工控機 PLC 人機界面 變頻器
新聞首頁 行業動態 政策法規 企業新聞 展會報道 企業紀實 風云人物      
您現在的位置: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首頁 >> 新聞首頁 >> 詳細信息

2009-2012年中國閥門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發布日期:2009-5-6 9:31:07) 來源:中華機械網
 

    閥門是石油、化工、電站、長輸管線、造船、核工業、各種低溫工程、宇航以及海洋采油等國民經濟各部門不可缺少的流體控制設備。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各種大小閥門企業約6000余家,企業數量居世界第一,其中年產值超過500萬元的有900家。從產品情況來看,我國閥門行業目前已經能生產十幾大類產品,如閘閥、截止閥、球閥、蝶閥、安全閥、止回閥、節流閥、旋塞閥、減壓閥、隔膜閥、疏水閥、緊急切斷閥等。

    國家發改委發布了2008年第11號公告,351項行業新標準于2008年7月1日啟用,其中機械行業標準253項,涉及泵閥行業的30項。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2008-2009年閥門行業將保持良好發展態勢。預測2010年中國閥門的售總額為67.36億元,閥門出口總額為20.09億美元,閥門進口總額為36.32億美元。

    目前,我國每年閥門市場成交額高達500億元左右,其中100多億元的市場卻被國外閥門企業占領。而按照中國的“十一五”發展規劃,中國閥門行業,尤其是專注于水務和建筑兩大市場的閥門企業,在節能、環保、安全、可持續發展戰略上與國際先進企業相比尚有差距。主要表現在:中國企業規模較小,技術水平偏低,品牌競爭力還比較弱。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加以解決,不僅極大地影響中國閥門行業的整體配套水平,也制約著中國閥門行業的健康成長。整合重組是目前中國閥門行業必須經過的過程。只有通過大范圍、大規模的整合優質資產,迅速組建起強勢集團,才能讓名牌產品成為中國閥門市場的主導,才能確保中國用戶對中、高端產品的迫切需求。

    “十一五”期間,預測國內閥門的需求總量為345億元。此外,根據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閥門發展重點為火電、核電、水電、大型石油化工、石油天然氣集輸管線、煤液化及冶金等重大工程建設配套閥門新產品的開發。在開發以上新產品的同時,應重視新工藝技術的推廣應用,如開發高溫高壓電站和核電站閥門采用鍛焊結構時應用真空電子束焊接新工藝和剪切擠壓技術;開發長輸管線大口徑整體球閥應用整體焊接技術。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企業新聞 更多
· 皮爾磁:強強聯合,共話氫能安全...
· 皮爾磁:安全門系統進入“小而美”...
· 皮爾磁:為“功勛”壓機注入現代安...
· 皮爾磁攜手德爾格共話氫能生產與功...
· 皮爾磁:以市場為導向,定義安全自...
· 皮爾磁:讓工業燃燒器更加安全智能...
· 皮爾磁:當機械安全遇上工業信息安...
· 皮爾磁:全新的生命周期平臺能帶來...
  產品新聞 更多
· 皮爾磁:IO-Link Safe...
· 皮爾磁:急停按鈕PITestop...
· 皮爾磁:安全速度監控的全能戰士...
· 皮爾磁:一把“小門鎖”,輕松拿捏...
· 皮爾磁:安全與可持續性相輔相成...
· 皮爾磁:IO-Link Safe...
· 皮爾磁:模塊化安全繼電器功能升級...
· 皮爾磁:安全光幕的“人貨區分”功...

廣告服務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分類索引 | 服務條款 | VIP會員服務 |《電氣自動化企業大全》| 版權聲明

客服專線:0898-68552405     媒體合作QQ:910167442
中國電子商務服務聯盟成員單位 瓊ICP備
中國電氣自動化網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By Electric Autom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