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我們的網絡需要怎樣變革才能滿足我們每人每時每刻的上網需求呢?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設備加入到網絡隊伍、更多的視頻收到關注、更多的數據需要快速傳輸,怎樣的網絡才可以承受的起這樣的數據風暴呢?
就這個問題,在IDF 2013期間,英特爾通信基礎設施事業部總經理Steve Price分享了他的一些看法。Steve表示,在過去5、6年前伴隨智能手機、社交媒體的出現,給運營商帶來了罕見的機遇,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也對電信運營商網絡能力和原來的商業模式提出了挑戰,只有不斷改革才可以維持盈利。Steve指出,運營商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改革:第一,將有效的資本用于擴增網絡;第二,建設智能化的網絡,加強管理的自動化,降低能耗,減少運營成本;第三,加強服務利潤,探索新型商業模式,通過和生態系統中的伙伴合作獲取相關利潤;第四,提供針對個人的新型服務,讓每個人都擁有良好的用戶體驗。
在這場變革中,英特爾通過其數據中心和服務商一起搭建基于標準的共同平臺,在此基礎上,英特爾利用(yong)軟件層面的操作系(xi)統(tong),搭建起每(mei)個(ge)人可以使用(yong)的生態系(xi)統(tong)。這樣廠商就可以在這些(xie)平臺之上(shang)推出針對用(yong)戶(hu)的數據中心(xin),推出高度優(you)化和具(ju)有(you)成本(ben)優(you)勢的解決方案。
Steve表示,網(wang)(wang)絡(luo)建設有三(san)方面需要(yao)(yao)尤其(qi)注意(yi),電(dian)力(li)管理(li)、虛擬化和(he)安全(quan)性,具體來(lai)看(kan),電(dian)力(li)管理(li)的(de)好,可(ke)以(yi)(yi)節約能源,安全(quan)性是(shi)網(wang)(wang)絡(luo)必(bi)須(xu)具備的(de)要(yao)(yao)素,虛擬化可(ke)以(yi)(yi)將硬件層(ceng)和(he)網(wang)(wang)絡(luo)功(gong)能分離開來(lai),可(ke)以(yi)(yi)根(gen)據實(shi)際需要(yao)(yao)有效分配網(wang)(wang)絡(luo)工作(zuo)負荷。
Steve還強調,原來2G、3G、4G這樣的擴容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未來需要,必須通過革命性的改造架構方能行得通。英特爾現在(zai)正在(zai)構(gou)(gou)建異(yi)構(gou)(gou)的(de)(de)網(wang)絡接入(ru)方式(shi),有別于過去的(de)(de)同構(gou)(gou)方式(shi),這種(zhong)模式(shi)下允許小(xiao)型蜂(feng)窩、基(ji)站和云(yun)基(ji)站接入(ru),這樣把(ba)各(ge)種(zhong)接入(ru)方式(shi)納(na)入(ru)其中,既能節約運營商成(cheng)本,又可以滿(man)足(zu)不同地點的(de)(de)網(wang)絡訪問需(xu)求。
現在移動內核或數據中心里每一個模塊都有固定的功能,這種定制性的做法,缺乏靈活性,不能適應未來需要。在這方面,英特爾也有規劃,以后所有的服務器都是通用的物理處理器,將硬件和網絡功能分開,只有在特定時間、地點,需要將在硬件上進行計算的時候,才會把網絡功能接進來,這樣就實現了網絡功能的虛擬化。
除了對網絡功能虛擬化,英特爾通信和存儲基礎設計事業部架構總監Rajesh Gadiyar用一個形象的比喻具體的介紹了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在未來網絡變革中的意義,現在網絡的每一個功能都在一個封閉的盒子中展開,這樣的方式有一些弊端,盒子的功能得不到發揮、新的程序難以添加、不能充分利用智能的優勢,英特爾希望通過SDN模式(shi),把控制層和數據層分離,然(ran)后(hou)所有網絡(luo)功能(neng)集(ji)中起來進行智能(neng)管(guan)理,以便于運(yun)營商(shang)能(neng)夠更(geng)快的提供新型服務,幫(bang)助企業盈利(li)。 |